第三,儿童是好奇的。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既是好动的、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门径。他说:“5、6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
到了4、5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③儿童会不厌其烦地询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陈鹤琴认为,“儿童凡对一切新的东西就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的东西相接近。一接近那就晓得这个东西的性质了”①。比如,知道木能浮水,蜂能刺人,火能烧人,刀能割。好奇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就是对他们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柏拉图所说:“好奇心是知识之母。”因此,教师和父母要正确对待儿童的好奇心,并“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他至学问的境界,并不仅以新的经历新的东西引起他的好奇心罢了”②。
第四,儿童是喜欢成功的。陈鹤琴认为,“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的。比如,一个2岁光景的小孩子沙箱里玩沙。他尽管一把一把地捞进罐头里去,捞满了把沙倒出来;又再一把一把地捞进去,捞满了又倒出来。这种动作表面上一看没什么成就,仔细考察起来,一把一把地捞进罐里去固是一种动作,但罐头装满了,就是动作的成功。”③他说:孩子“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因此自信力与成功就互相为用的了”④。他还指出:“小孩子很喜欢做事情的,而且很喜欢其成功的。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去做各种事情。”①但是一定要注意小孩子做事的难度,即不要太难。因为如果太难,小孩子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可能要灰心以至下次不肯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