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大学的课程主要是诗、书、礼、乐、射、御。《礼记·王制》说:“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记·文王世子》则说:“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补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礼乐从广义上讲是指西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项制度,古书上讲的周公制礼作乐主要是对此而言。从狭义上讲,礼是指西周的各项礼仪或仪式,其中包括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即所谓五礼。乐则是与礼相辅相成,凡是行礼的场合都配有一定的音乐。礼的特点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序、朝廷有位、男女有别、贫富轻重皆有称。其作用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31],它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因此礼乐教育成为西周大学教育的核心。当时的大学生们不仅要弄懂各种礼仪的内容和实质,而且要进行实习,要反复演练。对乐教也是边学边练,其中包括诗歌、音乐、舞蹈,这就是郑玄所说的:“古者教以诗书,诵之、歌之、弦之、舞之。”[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