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
一种表示帝王受命于天的典礼。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齐、鲁儒生为适应兼并争霸趋于统一的形势而提出的祭礼。他们认为泰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至高无上的天帝。泰山是齐、鲁的分界,于是就把齐、鲁祭泰山的望祭扩大为统一帝国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封是祭天,禅是祭地。第一个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他巡视郡县,借用原秦国祭祀的仪典,到泰山行封礼,到梁父行禅礼。
郡县制
古代地方行政区域建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时期。秦统一全国后,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推行,初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设郡守,掌管全郡事务,郡尉管军事,监御史管监察。郡下设县。万户以上设县令,不满万户者设县长,掌管全县事务,受郡守节制。县令、县长下设县尉,掌管军事;设县丞助理县令、县长并掌管司法。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负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这种由中央层层控制的地方统治机构,对封建中央集权制和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为后来2000多年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基础。
丞相
封建王朝中最高行政长官,又称宰相。战国时秦国有相、相国,秦王朝统一后,改为丞相。其承受皇帝旨意,辅佐皇帝主持朝政,管理全国政务。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位居整个官僚机构之首。秦开创和确立丞相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丞相制度历代沿袭,名称稍变。西汉改称大司徒,东汉称尚书令。隋唐实行三省制,以参知政事为事实上的丞相。宋代称同平章事,元代称中书令。明初设丞相,不久废之而以内阁大学士取代丞相。清初沿袭明制,以军机大臣为实际丞相。君主专制愈强,丞相权位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