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儿童自我控制研究的发展脉络
自我控制的发生发展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的,对于“自我”的认识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一句点燃了希腊文明的名言“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千百年来,人类对自身的思考与探索一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课题。但是,后来基督教将灵魂置于自我之上,建立了自我的罪恶观,降低了个体自我的重要性。也许当代西方对自我控制的执着,追根溯源就在这里。西方哲学认为如果我们都充满了罪恶,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就不能放纵自我,而要控制自我。
关于自我控制的理论探讨及科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发展脉络见表2-1)。
表2-1 自我控制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期(1950年之前)——早期理论的探索
最早的自我控制相关科学研究出现在1891年的《遗传心理学》杂志上,从年幼儿童用“无意识”和“自动”反应行为的视角对自我控制进行了阐述,这时的意志活动等同于不顺从。萌芽期关于自我控制的观点主要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的研究直接相关。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是由内部动机驱动来趋近满足和回避痛苦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将自我控制界定为控制内部驱力以成功应对社会道德要求的能力。行为主义把自我控制归因于外部因素的控制,强调联结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及强化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将自我控制归因于外部因素的自然结果。到20世纪,桑代克(Thorndike)引入了一种新的视角,认为对行为结果的强化塑造了动物调节其行为的频率,其他学者受此影响将研究焦点聚集在外部环境控制个体行为的方法上。因此从1910年到1930年,心理学家们主要专注于行为的客观研究,心理学实际上变成了行为科学,这时的心理学家重新定义了诸如“思想”“本能”和“习惯”等术语。随后,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出现了分裂,研究内容从重视先天本我的作用扩展至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行为主义这时也开始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并重视对动机等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所以,在行为主义形成时期的后期,米勒(Miller)和多纳德(Dollard)的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巴甫洛夫(Pavlov)行为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儿童的内部活动是由内驱力和习惯来进行调节的,外部活动则是由环境中偶然获得的奖赏来调节的。这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观点进行统合的社会学习理论成为自我控制研究“形成期”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