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这种形势下,受蒙哥汗之任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的。在金莲川幕府谋士的帮助下忽必烈决心采用“汉法”治理汉地,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效果显著改变了邢州、河南和关中三个地区的面貌。
邢州是答剌罕昔里吉后裔的封地,地当驿路要冲,其地官府征敛无度,使臣往来也随意勒索,人民不堪欺辱和饥饿,相继逃往外地谋生,由原来的一万户很快下降到五七百户。
答罕剌面对这种形势,一筹莫展。
1251年,听说忽必烈来漠南汉地主持军国庶事,赶忙派遣使者央求忽必烈选任良吏进行抚治。
忽必烈立即奏准设立邢州安抚司,以脱兀脱和张耕为邢州安抚使、刘肃为邢州商榷使,前往治理。
张耕和刘肃主张用“汉法”治理邢州,脱兀脱则勾结被罢黜的旧臣,阻挠新政,安抚司长官赵良弼将此事驰告忽必烈,忽必烈当机立断,罢免了脱兀脱。
于是,张耕、刘肃、赵良弼等人同心协力,兴办铁冶以足公用,造行纸币以加强商品流通。
又整顿驿站,修造官舍,申严法禁,使文书钱谷奉行严谨,无所奸欺。
不久,流亡者复归。户口因此增加十倍,“邢乃大治”。邢州行用汉法取得明显效果,坚定了忽必烈任用儒生、行用汉法的信心和决心。